Selaginella limbataAlston in J. Bot.70:62.1932.
植株伏地蔓生,通常长 20~50cm。主茎纤细,无毛,匍匐,主茎连叶宽 2~3mm,基部以上交替发出侧生分枝,各回分枝处通常生有根托;分枝稀疏,平展或斜展,末回小枝连叶宽 4~5mm。主茎及各回分枝上的叶二型;侧叶平展,彼此疏离或接近,长卵形,长 2~3mm,宽 1~1.8mm,先端急尖,基部为偏斜心形, 下侧基部有一明显弯钩呈耳状,边缘全缘,远轴面有较明显的白边;中叶伏贴于主茎或枝上,先端指向茎或枝的长轴方向或略偏斜,长卵形,覆瓦状排列,长约 2mm,宽约 1mm,先端长渐尖,基部为偏斜的心形,边缘全缘,有白边;腋叶长卵形,基部楔形,边缘全缘。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,四棱形,长 3~17mm;孢子叶一型,近轴面的 2 列孢子叶与远轴面的 2 列孢子叶等长,向上斜展,覆瓦状排列,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,略呈龙骨状,渐尖头,边缘全缘。大孢子褐色,小孢子淡棕色。
产地:七娘山(张寿洲等,1523)、三洲田(深圳队,59)、梅沙尖(张寿洲等,010979)。生于林下或林缘, 海拔 150-400m。
分布: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和香港。日本南部。